记者在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论坛”上了解到,针对恶意手机程序泛滥的现状,
工信部或将出台一份通信行业“黑名单”。
记者获悉,名为《移动互联网黑白名单规范》的通信行业规范正在制定当中。该标准出台后,安全厂家、运营商等可根据“黑名单”内容,直接在底层对恶意软件进行屏蔽,避免其出现在用户手机终端。
CNCERT(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为工信部领导下的国家级网络安全应急机构。
昨日,CNCERT数据显示,在去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恶意代码数量达到16万,比前年增加了25倍,比历史总和还要多出数倍。
按不同分类,占比最大的手机病毒威胁为恶意扣费,达39.8%,其次是流氓行为,占到了27.7%。而恶意程序最主要集中在安卓平台上,占全部恶意程序的比例是82.5%。
“去年全国估计有5500万手机用户曾经感染过恶意程序。”CNCERT运行部副主任王明华表示。
昨日会后王明华告诉本报记者,一份针对
手机恶意程序的“黑名单”正在制定中。
“制定完成后,黑名单会直接发布出来,供杀毒软件、运营商参考使用。他们从互联网底层直接对恶意软件进行屏蔽,最终效果是避免恶意程序到达手机上。”王明华称。
他还表示,现在厂商各按各的规则,有了行业黑白名单数据将更加全面。规范将作为通信行业标准出台,以后有望变成工信部标准。“首先行业内自愿使用,最后形成强制力。”
■ 相关新闻
移动互联网规模超9000亿
昨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相关产业(狭义)规模超过9000亿元,相当于GDP的1.8%。
其中,移动数据流量及应用服务收入超过3600亿,智能终端约3900亿,网络设备投资约1600亿。 (刘夏)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