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电路的选择
1、电源选择
一切电阻式湿度传感器都必须使用交流电源,否则性能会劣化甚至失效。
电解质湿度传感器的电导是靠离子的移动实现的,在直流电源作用下,正、负离子必然向电源两极运动,产生电解作用,使感湿层变薄甚至被破坏;在交流电源作用下,正负离子往返运动,不会产生电解作用,感湿膜不会被破坏。
交流电源的频率选择是,在不产生正、负离子定向积累情况下尽可能低一些。在高频情况下,测试引线的容抗明显下降,会把湿敏电阻短路。另外,湿敏膜在高频下也会产生集肤效应,阻值发生变化,影响到测湿灵敏度和准确性。
2.温度补偿
H:相对湿度; T:绝对温度;
R0:在T=0℃相对湿度H=0时的阻值;
A:湿度常数;B:温度常数。
若传感器的湿度温度系数为0.07%RH/℃,工作温度差为30℃,测量误差为0.21%RH/℃,则不必考虑温度补偿;若湿度温度系数为0.4%RH/℃,则引起12%RH/℃的误差,必须进行温度补偿。
3.线性化
湿度传感器的感湿特征量与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这给湿度的测量、控制和补偿带来了困难。需要通过一种变换使感湿特征量与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线性化。下图为湿度传感器测量电路原理框图。
(二)典型电路
上一篇:基于光强传感器TSL256x的感测系统设计
下一篇:安捷伦推出InfiniiMode 三态有源差分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