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煤矿3~35kV供电网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谐振接地)运行方式,一般称为小电流接地方式。长期以来,小电流接地电网中的电缆单相接地故障都缺少可靠的故障判别方法。小电流系统中电缆接地故障的检测之所以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故障电流小及接地点电弧不稳定。特别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中,流过电缆故障线路的稳态电流十分微弱,甚至比健全线路感受到的电流变化还小。而故障点的不稳定电弧,将使故障电压电流信号严重畸变。由于已开发出的在线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各种稳态信号,受此影响,实际使用效果均不理想。因此,有必要研究利用暂态信号对电缆故障进行分析判断的电缆在线监测系统,提前发现、提前预警,实现真正的安全预判。
1 基本原理
煤矿3~35kV供电网所用电缆均为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对于XLPE电缆,水树枝老化是造成电缆在运行中被击穿的主要原因。在电缆绝缘中存在缺陷、微孔和水分的前提下,由于缺陷或微孔处的电场畸变,会导致在运行电压下引发水树枝,水树枝的生长相对较慢,但伴随水树枝生长,水树枝尖端的电场将愈加集中,局部高电场强度最终会导致水树枝尖端产生电树枝,造成运行电缆的瞬间燃弧,电缆绝缘下降,随着水树枝不断的生长积累,最终造成电缆绝缘损毁。
由水树枝造成的瞬时性燃弧具有可恢复性的特点,我们称它为“可恢复故障”。随着这种故障的次数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电弧连续且不可恢复,在运行系统即表现为接地故障,电缆损毁需要维修。瞬时性可恢复故障的持续时间一般在3~5ms(四分之一周波内)。对于持续时间很短的瞬时性可恢复故障来说,常规的电网绝缘监测装置(包括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装置)一般来不及动作、给出报警信息。
由此,我们研究能够捕捉、记录到瞬时性可恢复接地故障的超高速数据采集技术,以及能有效判断其特征的数字辨识方法,同时研究此类故障最终造成电缆损毁的有效次数积累,通过仿真和模拟实验,确立电缆故障预警判据,为现场运行提供有效依据。
对于通过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得到的瞬时性可恢复接地故障数据,由于其暂态过程特性,其中也包含有瞬时性可恢复接地故障的行波过程信息,利用该行波信息,可进一步测算故障距离。
XLPE电力电缆故障在线预警系统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利用高频电流传感器从电缆一端接地电流处提取“可恢复故障”的高频信号,高速信号采集单元捕捉、记录“瞬时性可恢复接地故障”信息,可实时在线检测和记录一条或多条被测XLPE电力电缆,当被测电缆发生“可恢复故障”时,将会产生金属屏蔽层或钢铠等接地导体的瞬时电磁暂态信号,利用特定判据或人工分析方法即可对被测电力电缆进行故障预警,并能指示故障点距离。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内部硬件逻辑回路对各通道信号按设定的采样顺序和采样频率自动进行高速采样和A/D转换,且将A/D转换结果自动高速写入循环SRAM中。
2 算法设计
2.1 预警
预警算法的作用是保证被监视范围内部线路发生“可恢复故障”时装置能够可靠预警,而电网发生瞬时扰动、被监视范围外部线路发生故障或开关操作时装置能够可靠不预警。
高频采集系统将传感器传输的信号进行高速采集。设iset为设定的阀值(可恢复故障的最低波幅),当采集到的某一次信号满足
时(波形幅值达到阀值以上,通过高速比较器实现)。对触发时刻前后某个特定时间段内的电流采样值进行积分:
式中J0为每个积分周期初始时刻电流的采样序号;△J为每个积分周期包含的采样点数。如图2所示。
若数值积分大于或等于设定值,则可能发生了“可恢复故障”,即满足:
式中Aset为预先设定的阀值,即给定的“可恢复故障”的数值积分绝对值的最小值。
综上所述,可确定系统自动存储SRAM中记录的波形的条件为:
上一篇:激光传感器在车辆宽高超限检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ADC技术帮助实现更精确测量